巴中市多措并举破解畜禽养殖粪污治理难题
请用微信扫一扫
依法落实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责任。结合全市畜禽养殖产业发展实际,农业、环保等部门联合制定了《巴中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(试行)》,明确了各部门、各年度重点任务和责任。
科学研判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。按照“农业环保牵头+多部门会商”工作机制,理清禁养区划定遵循的法规依据,确定禁养区划定的硬性指标。开展专题培训,指导各区县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,形成了1:50000禁养区分布图,划定禁养区点位5863个,划定禁养区3557平方公里。
严格开展畜禽养殖反馈问题专项整治。为有效防止禁养区规模场复养,市农业局成立专项督查小组,组织开展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“回头看”工作,对禁养区内36家规模化养殖场关闭搬迁进行了全覆盖核查。按照“逐一核查、现场对责、限时整改、整体销号”工作机制,全市禁养区36家规模养殖场于9月底全部整改到位并报省农业、环保部门备案。
试点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。继南江县后,通江县成为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试点县,2018年争取到位专项资金约3000万元,主要用于规模场改造,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;以温氏集团生猪代养户为平台,配套异位发酵床技术处理生产粪污的生猪代养场(户)347家,通过微生物降解的产物可作为有机肥料返施用于农作物种植。